top of page
搜尋
  • 作家相片Sabia Ha

禍福對立


在起筆的這一刻,其實我還未想好要寫什麼的,沒有主題,所以接下來會寫了什麼內容出來呢?


我發現很多時候即使我已經想好了主題,結果都不會百分百按照我頭腦想的出現,就連寫文章,已經算是我能掌控的範圍較多的事了,所以很容易造就了我放下期待,享受過程。


就是這樣,很多時候在過程中覺得痛苦,事後就會感到是祝福。


就像「期望」這事,正因為事情發展永遠不是按著我的期望,所以對放棄目標已經習以為常,過程當然有很多自我否定,自我批判,自我懷疑,是直到這幾年學習對結果零期待,竟然是這樣容易,才慢慢找回一些自我價值和肯定。


記得曾經有段時間,與伴侶關係很不愉快,其中一次的矛盾中,我躲起來獨個療傷,因為只有一個人,我可以盡情歇斯底里地尖叫哭喊,然後覺得自己很可憐,那一次心想︰如果伴侶是愛我的,當他看到我這個樣子,會不會覺得心疼呢?那時候的認知裡,他是那個看我跌下山崖,還把我推入深淵的人,但到理智清醒時候又知道,他是送我入火堆中,協助我湼槃重生的人,因為每一次在這樣極致的痛苦中,我總會有所成長。


這成長不是來自對痛苦的忍耐,而是我實在怕痛又怕苦,而那樣的痛苦於我來說可一不可再,為免自己下次要再次經歷,一定要想辦法避免回到這個狀態,所以每次都能找到自己人生的卡點釋放掉;又或者是,因為經歷過在深淵之中,悲傷有如暴風般肆襲,離去之後的萬籟俱寂,感覺就像神的手一直托著我,我知道即使我再不堪,再差也不過這樣而已,可我的人生依然是被保護著的,以致每次情緒來臨,我都會很安心的往下掉,讓自己完完全全淹沒在情緒的洪流之中,這竟不自覺地做到了禪宗說的那樣,當你能完全地經歷過那個情緒之後,它就完成任務離去了,不需要執著。


後來看到一篇文章,說為什麼有些人會沉溺在某些情緒之中,因為他們從中得到「好處」,所以不願意出來。我差點就冒了一身冷汗,那時候若是伴侶稍微心疼我一點,稍微願意屈服,或者就會養成了我的情緒勒索了。


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禍之所伏。所謂的二元,真的能對立嗎?


_

圖片來源︰wayhomestudio在freepik


1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